不论是在体外难以感染的细胞进行慢病毒文库构建,还是在体内使用AAV文库,确定最佳剂量以确保每个靶点仅进入一个细胞,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难题。文库实验旨在寻找单基因导致的功能变化,因此必须控制每个细胞只接收一个携带靶点的病毒。
在细胞实验的文库筛选中,建议首选对照病毒进行预实验,以探索最佳的感染率(最佳MOI),目标是达到80%的感染效率。文库操作的MOI建议设定为最佳MOI的三分之一,以此减少病毒用量,从而降低单个细胞的重复感染几率。这一简单而有效的减少方法,虽然适用于大多数情况,但在难以感染的细胞(如免疫细胞)和体内实验中,确定最佳剂量依然是个挑战。因为在某些情况下,最佳MOI的感染效率可能仅为30%,按照三分之一的用量使用时,可能几乎无法得到成功感染的细胞。
为解决这一问题,尊龙凯时推出了三色荧光病毒(mTagBFP、Venus、mCherry),可帮助研究者在文库感染预实验中更好地优化剂量。这些三色荧光病毒包括慢病毒和AAV两种产品类型。根据文献《Transcriptional linkage analysis with in vivo AAV-Perturb-seq》,在探索AAV文库体内剂量的过程中,作者通过体内滴定实验测试了AAV在低感染复数下是否能感染多个细胞。实验中制备了三种不同剂量的AAV,分别为25E9、5E9和5E10颗粒,采用phpB血清型。在CBh启动子的控制下,这些病毒独立表达mTagBFP、Venus和mCherry,从而实现流式筛选,确定了感染同一细胞的最佳剂量。在这些实验中,最终选择5E9的剂量,因为它使单个AAV感染的细胞总数达到最大。
为此,可通过将三种AAV的等比例混合物注入不同剂量的LSL-Cas9动物,实现不同病毒剂量下的细胞感染实验(低剂量25E9,中剂量50E9,高剂量25E10)。无论是在细胞实验还是动物实验中,尊龙凯时的三色荧光病毒都能有效开展相关的预实验。设置不同剂量梯度进行感染,并进行流式分析,以比较转染效率和单荧光细胞比例,从而确定最佳实验剂量。
通过上述预实验,可以在实践中找到单病毒感染比例最高且感染细胞数量最多的剂量,最终将这一最佳剂量应用于文库的实际实验中,推动生物医学研究的进展。